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疗资讯 /

国家医保局引领长护师职业化建设,各地创新举措促发展

2025-08-30


  政策激励,多元协同育人才

  为夯实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服务基础,国家医保局着力塑造长期照护师这一新兴职业品牌,并加速推进相关人员的培养培训进程。各省市积极响应,其中陕西省医保局联合多部门推出“阶梯式补贴”政策:针对就业重点群体,若培训合格后6个月内未就业,则按基本补贴标准发放;若在6个月内实现就业创业,最高可获得基本补贴标准的150%。同时,企业职工岗前培训亦享受相应补贴,在职职工参与新型学徒制培训并取得中级工、高级工证书者,每年分别可获5000元和7000元补贴;此外,通过初次职业技能评价并取得规定证书的六类人员,还能按相关规定领取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广东省则依据“技能照亮前程 人才赋能产业”培训行动方案,为符合条件的长期照护师提供职业培训与技能评价补贴。江西、河北等地医保部门联动教育、民政、财政、人社等多部门发布通知,全面推动长期照护师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

  模式革新,课程体系强根基

  各地统一采用全国标准化教材开展培训工作。内蒙古注重源头管控,加强师资及考评员队伍建设,弥补专业教师短缺短板,统一全区培训考评标准与流程。山东青岛从定点长护服务机构中遴选优秀种子讲师,实施分段式培养计划,助力其从一线服务能手成长为教学骨干,从而巩固行业师资基础并提升教学能力。新疆乌鲁木齐、浙江杭州、贵州铜仁、山西晋城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采取“理论+实操+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模拟与典型案例分析,强化学员专业理论基础,提高综合服务实践能力。

  规范认证,严格考核保质量

  江苏、河北、广东、湖北、重庆、天津等省市率先试点等级认定考试制度,吸引大量从业人员踊跃报考。考试涵盖理论测试与实操演练环节,各地严格把控考核标准,整体通过率控制在60%-80%之间。合格者将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正式持证上岗,确保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

  产教融合,就业衔接畅渠道

  新疆创新推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前置对接市场用人需求,精准定位就业岗位,保障学员结业即能顺利入职。湖北、江西、陕西等地建立岗位对接长效机制,鼓励定点长护服务机构优先录用持有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并通过薪酬激励机制提升岗位吸引力,促进长期照护师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