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为深度支持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凸显其在重大疾病治疗及康复领域的关键作用,河南省积极促进中医药深度融入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体系。通过完善政策机制,鼓励中医药服务供给和使用,将具备确切疗效、彰显中医特色的适宜技术有序纳入医保门诊支付范畴,旨在精准对接参保群众对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切实降低就医成本,提升民生福祉水平。
二、试点实施情况
(一)文件发布与试点布局
2025年6月24日,河南省医保局协同省卫生健康委重磅出台《关于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试点工作的通知》,精心选定郑州、南阳、驻马店、漯河、三门峡5座城市作为省级试点区域。此次纳入医保门诊支付范围的涵盖灸法、拔罐、推拿等7大类共56项中医适宜技术,并首批锁定颈椎病等20种适配病症,报销比例对标就诊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统筹标准执行。
(二)地方推进与先行实践
各试点地区立足本地实际,灵活选取试点医院启动探索。其中,南阳市行动迅速,已正式印发试点配套文件及实施细则,并于8月1日在全省拔得头筹率先落地实施。该市选定南阳市中医院等8家中医院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实现市县两级优质中医资源的全面覆盖,有效缓解了参保群众接受中医门诊治疗的经济压力。
三、政策意义与成效
(一)强化日常诊疗应用
该政策的落地为中医适宜技术在日常临床诊疗中的常态化应用注入强劲动力,促使其成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与方案选择。
(二)填补门诊保障空白
着力破解慢性病中医诊疗服务长期存在的门诊保障短板问题,通过医保支付引导,显著提升了患者获取连续、规范中医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三)推动中医药全面发展
有力助推中医药在预防保健(治未病)、重大疾病干预、术后康复等领域的深度推广与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为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篇: 2025年第六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上一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