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研修项目申报表
申 报 类 别: □ 临床类 □ 基础类
省/自治区/市:
申 报 人:
工 作 单 位: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5年5月制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民 族 学 历 学 位
职 称 行政职务 身体状况
从事专业及方向
从事中医临床或中医基础教学时间: 年每周临床时间: 天
近3年平均每学年中医基础课程教学学时(仅申报基础类人员填写): 学 时
个人简历(包括大学以上学习简历和主要工作简历)
c
工作
简历年月至年月单位从事何种工作职务及职称
从事临床
工作情况(不超过500字)
从事中医
基础教学
情况(仅申报基础类人员
填写)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含中医各家学说、中医文献学、中医史学、医古文等)、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基础(含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基础学科教学情况及取得成效,不超过500字。
主要学术
思想(观点)或
技术经验(不超过500字)
学术著作
及学术
论文(所列学术著作不超过5本,论文不超过5篇)
研修
目标
及
计划(请结合个人实际提出项目总体研修目标,并分年度简要说明研修计划,不超过800字)
所在单位
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章):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县级
中医药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章):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地市级
中医药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章):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省级
中医药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章):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备注: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和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必填,其他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2025年青年岐黄学者培养项目
申报表
姓 名:
单 位:
推荐单位:
专 业:中 医□ 中 药□
中西医结合□ 少数民族医药□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25年5月制
一、基本信息
姓 名 性 别 照片
近期1寸正面
半身免冠彩色
出生日期 民 族
国 籍 政治面貌
身份证件 证件号码
毕业院校 学历及学位
职 称 行政职务
从事专业
领域或主要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手机: 电子邮箱:
大学以上
学习简历起止年月院校专业学历及学位
跟师
经历起止年月指导老师姓名国家/省级
批次
工作
简历起止年月工作单位从事何种工作职称(职务)
二、中医药临床或科研能力情况
(一)中医药临床能力相关情况(以中医药临床工作为主的申报人填写)
累计从事中医临床实践工作 年。
参与临床、教学、科研
情况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一线工作时间 日/年,占年度工作日的比例 %
年门诊量/日均门诊量人次/ 人次
擅治病种技术专长情况擅治病种或技术专长优势特色及创新性
参与诊疗
方案编制
情况名称制定时间应用范围承担的工作内容
参与或组织重大疑难疾病临床救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重点临床工作经历起止时间承担的主要任务
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培养专项及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等平台建设情况项目名称主管部门批准时间承担的主要工作
中医药
临床实践水平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运用中医药理论诊疗疑难疾病在本地区的领先情况、中医药临床业务量情况等(限800字以内)
(二)中医药科研能力相关情况(以中医药科研工作为主的申报人填写)
工作
时间累计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 年。
每年从事科研、教学、临床一线工作时间 日,占年度工作日 %。
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重要科技计划项目或课题情况项目来源项目类别项目(课题/
任务)名称立项
编号起止
年月经费
(万元)完成
情况主持
/参与
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培养专项及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等平台建设情况项目名称主管部门批准时间承担的主要工作
中医药
科研水平包括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能力、学术或技术水平、产生的学术影响及成果转化运用等方面情况(限800字以内)
三、学术成果相关情况
入选人才项目情况人才项目名称主管部门年度
获取学术荣誉称号情况学术荣誉称号名称授予部门年度
代表性
论文论文题目年度
卷(期)号刊物名称他引
次数第一作者或
通讯作者
代表性
著作
(含教材)著作名称出版时间出版社名称字数
获得科技奖励情况获奖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等级排序获奖
时间授予机构
省级以上
学术团体任职情况起止年月学术团体名称职务
四、发展计划
结合自身的专业方向和前期工作基础,在提升中医药临床实践或科研水平方面拟开展的主要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结合中医药发展的重点方向及重点领域拟开展的工作、预期能够取得的成果。(限1000字以内)
五、承诺与推荐意见
申报人
承诺
本人承诺申报材料中所有信息真实可靠,若有失实和造假行为,本人愿承担一切责任。
签字:
年 月 日
所在单位推荐意见评价推荐人选的医德医风、科学道德情况(限100字以内)
对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及本单位拟提供的保障措施(包括工作条件、支持措施、后勤保障等)作出承诺(限200字以内)
明确是否同意推荐
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推荐部门审核意见明确是否同意推荐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六、附件材料(按提纲提供齐全,不得缺项漏项。如无,则注明。)
(一)职称资格证书;
(二)参与制定的诊疗方案相关证明材料;
(三)主持科研项目(提供反映项目(课题)名称、来源、经费的任务书或合同的关键页);
(四)科技奖励证书;
(五)入选人才项目相关证明材料;
(六)获取学术荣誉称号相关证明材料;
(七)代表性论文首页(不超过10篇);
(八)代表性著作首页及本人姓名所在页(不超过5部);
(九)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证明材料。
填表说明
一、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表中栏目无相关内容均填“无”。
二、电脑填写,宋体四号字,请勿改变版式,可附页;用A4纸双面打印。提交的电子版扫描件应包含申报表和附件材料,扫描成1个PDF文件,并以申报人姓名命名。
三、单位:填写推荐人选目前所在单位的全称。
四、推荐部门:指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五、师承经历:填写跟随1名指导老师为期1年以上的跟师学习经历。
六、中医药临床及科研能力情况:申报人根据本人情况,自主选择中医药临床、中医药科研能力相关情况中的一类情况进行填写,也可两类情况同时填写。
七、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重要科技计划项目或课题情况:先填写主持的课题,再填写参与的课题。
八、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培养专项情况:入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等项目情况。
参与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科等平台建设情况:承担或参与国家级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等相关任务情况。
九、入选人才项目情况:如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等国家人才项目或省级人才培养专项情况。
十、代表性论文、代表性著作:列出的代表性论文,不得超过10篇。列出的代表性著作,不得超过5部。教材应为推荐人选主编或参加编写的国家统编或规划教材。
十一、学术团体任职情况:填写推荐人选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情况。
上一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