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一:发布相关规则与数据集征求意见稿,完善医保编码体系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医用设备(成像类)编码规则和方法》及《医保医用设备(成像类)分类与代码数据库基本数据集》(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成像类医用设备医保代码编码规则及代码数据库基本数据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填补设备编码空白,为医保影像云平台应用提供标准化支撑。
二:明确成像类设备作用及编码背景,助力医保信息化建设
成像类医用设备在医疗影像检查中生成人体内部图像,对疾病防治等意义重大。此前发布的“医保影像云索引”中,因设备编码体系未完善,成像设备代码暂以“0”代替。此次国家医保局加快研究,形成相关征求意见稿,是推动医保精细化管理、促进医疗数据互联互通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完善“医保影像云索引”,实现跨机构影像数据共享,提高诊疗效率,为医保支付等提供标准化支持,保障患者权益。
三:详细阐述编码规则与数据集内容,保障数据质量
编码规则:医保医用设备(成像类)代码分3部分共13位,第1部分“CS”为医用设备标识码;第2部分6位分类码中,前2位表示功能类别(06代表医用成像设备),中间2位为技术原理,后2位是用途、品名;第3部分5位数字为企业码,依据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赋予企业唯一流水码。
数据集内容:医保医用设备(成像类)分类与代码数据库基本数据集含基本信息、企业信息、经销关系、注册参数、产品信息5项数据子集,各子集包含数据元名称等多种要素,对各类数据统一规范,有效保证数据质量,是建设医保医用设备的重要基础。
国家医保局秉持开放、透明原则,邀请医疗机构、企业、专家学者及公众积极参与,提出建议,共同完善医用设备编码体系,推动医保信息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