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参味苦、咸,寒。主要功能是:滋阴降火,解毒软坚。
阴虚火旺,火热上炎而出现咽喉肿痛、口渴烦热等症者,可用本品配合生甘草、桔梗、麦冬、牛蒡子、生地、黄芩、连翘等同用。
温热病热邪入营,邪热伤阴而见口干烦躁,夜寐不安,舌质红绛,甚至高热谵语、斑疹隐隐等症,可与广犀角、生地、黄连、连翘、麦冬、丹皮等同用(如清营汤)。如阴液耗伤而出现大便秘结者,可配合麦冬、生地、玉竹、瓜萎、生大黄等同用。
本品不但能滋阴降火,而且有凉血解毒的作用。如热毒炽盛而致血热发斑、烦躁不宁者,可用本品配合生地、广犀角(或用水牛角)生石膏、知母、甘草、赤芍、丹皮等同用(如化斑汤)。
由于痰热郁结而颈部发生瘰疬者(颈淋巴结肿大),可用本品软坚散结,常配合贝母、生牡蛎同用,名曰消瘰丸。或适当加入夏枯草、昆布、海藻等同用。运用这种经验曾结合辨证论治用以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酌加:百部、黄芩、香附、青皮、炙山甲、赤白芍等), 颈淋巴肉芽肿(酌加:连翘、花粉、蒲公英、柴胡、赤芍、皂刺、山甲、牛蒡子、小金丹【吞服】等)以及甲状腺肿大(酌加:黄芩、知母、生赭石、郁金、白芍、炙山甲、橘红、旋覆花、黄药子等),都收到一定效果。
生地黄与元参都能滋阴,但生地黄甘寒补阴,偏于凉血清热,适用于血热之火。元参咸寒滋阴,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上浮之火。
苦参苦寒,泻火燥湿。善治外部皮肤湿热疥癞。元参咸寒,降火养阴。善治内部肾阴不足,骨蒸痨热。
麦冬养阴,偏于润肺。元参养阴,偏于滋肾。
常规用量6-12克,重病可用至30克。
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本品反藜芦。
据近代研究,本品有降血压和降血糖的作用。对绿脓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