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8
广东省在医疗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医疗服务。其中,针对门诊特定病种的保障政策尤为引人注目。目前,广东省共涵盖了53种门诊特定疾病类型,这些疾病均不设起付线。这意味着一旦参保人被确诊患有这些特定病种中的任何一种,并通过相应程序完成了资格认证后,就可以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享受更高比例的报销待遇进行门诊治疗。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庭因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而言,当他们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诊疗服务时,“两病”相关的药品费用不仅没有设置最低支付限额(即起付标准),而且其门诊医疗费用中符合政策规定的部分至少能够得到50%以上的补偿。此外,“两病”还被列入了慢性病长期处方管理计划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健康状况及需求,医生有权将单次开具的医保药物使用期限延长至最长12周,以此来简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参保群众,特别是那些需要频繁跨地区求医问药的人群,广东省已经实现了对包括糖尿病在内的10个门特病种医疗费用在全国范围内的直接结算功能;同时,对于省内异地就医的情况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支持所有53个门特病种实现省内直接结算。这样的安排大大减少了患者因地域限制而面临的不便与困扰。
广东省门诊特定病种范围: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高血压病
3冠心病
4慢性心功能不全
5肝硬化(失代偿期)
9慢性乙型肝炎
7丙型肝炎(HCV RNA阳性)
8慢性肾功能不全(非透析治疗)
9肾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10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抗排异治疗
11糖尿病
12类风湿关节炎
13恶性肿瘤(非放化疗)
14地中海贫血(海洋性贫血或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5再生障碍性贫血
16血友病
17帕金森病
18癫痫
19脑血管疾病后遗症
20艾滋病
21活动性肺结核
22耐多药肺结核
23系统性红斑狼疮
24心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25肝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26肺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27肺动脉高压
28支气管哮喘
29骨髓纤维化
3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31C型尼曼匹克病
32肢端肥大症
33多发性硬化
34强直性脊柱炎
35银屑病
36克罗恩病
37溃疡性结肠炎
38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39糖尿病黄斑水肿
40脉络膜新生血管
41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
42精神分裂症
43分裂情感性障碍
44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
45双相(情感)障碍
4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47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48慢性肾功能不全(血透治疗)
49慢性肾功能不全(腹透治疗)
50恶性肿瘤(化疗,含生物靶向药物、内分泌治疗)
51恶性肿瘤(放疗)
52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门诊康复治疗
53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病种范围:
10个门诊特定病种: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
另外,在药品供应方面,广东省进一步扩大了“双通道”药品目录范围,现已增至523种,覆盖了从肿瘤治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常用药物。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购药渠道都非常完善:一方面,持有有效处方的参保者可以前往任何一家加入“双通道”项目的零售药店购买所需药品,并且这部分开销将由医疗保险基金承担;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只需通过手机端安装“粤医保”小程序即可完成整个购药过程——从在线获取电子处方到提交报销申请直至最终收到商品配送上门,全程无需亲自跑腿办理相关手续。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增强了用户体验感。
内容来源: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