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8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医用材料表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动态风险分级及消毒干预研究王兵
2. 耳念珠菌在ICU传播风险评估及环境清洁消毒策略研究金慧
3. 基于外泌体释放调控的登革病毒传播阻断机制及防控新策略研究王蔚然
4. 耐阿奇霉素伦敦沙门菌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与耐药传播机制研究郑之北
5. 基于个体随机模型的流感疫苗重复接种策略对老年人群流感防控效果评价研究陶焱炀
6. 基于基因组和空间分析的杭州市耐多药肺结核传播动力学网络的研究李清春
7. 基于动态贝叶斯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的杭州市流感样病例与空气污染物因素关系研究贺兆锴
8. 内源性复燃M.tb的基因组溯源、微进化和新型毒力基因研究黄银燕
9. 基于双示踪定量分析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气溶胶传播机制及风险防控研究董芳
10. 杭州市域饮用水源中新型高毒性卤代消毒副产物赋存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研究严俊
11. 白血病儿童不同技术路线疫苗免疫策略优化研究许玉洋
12. 非破伤风疫苗所含破伤风类毒素载体对儿童破伤风抗体免疫持久性协同作用研究车鑫仁
13.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负压隔离室气溶胶动态传播的感染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冷坤坤
14. 施万菌属细菌系统发育分布及分子遗传进化动力学研究黄振洲
15. 基于Markov-决策树混合模型的慢阻肺患者预防呼吸道疾病联合免疫接种策略卫生经济学研究苏幸
16. 基于纵向真实世界数据探讨环境多因素驱动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重症化预警及动态预测研究蒋龙芳
17. 基于广谱靶向筛查技术的富春江水系中典型抗生素及内分泌干扰物赋存特征研究与风险评估洪宇伟
18. 甲乙流抗原试纸弱阳性判读一体化识别终端研发袁嘉明
19. 基于假模板衍生硼亲和分子印迹策略构建的LMOFs/ MIPs纸基芯片对真菌毒素的选择性吸附研究孙腾云
20. 淳安县农村地区结核病高危人群主动筛查策略优化及AI辅助诊断系统应用研究章锋华
21. 传染病医防融合成效指标体系探索与优化策略研究顾晓敏
22. 职业性低浓度苯系物联合暴露的氧化应激效应与基准剂量阈值研究李晓海
23. 水痘突破病例野毒株的分型鉴定及进化特征研究李保军
24. 基于IGRA检测的糖尿病患者结核潜伏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模型预测吴锋
25. 基于职业队列的纵向听力曲线智能分型与听力损失进展风险评估曾凡夫
26. 基于多水平模型的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聚集性识别与精准干预策略研究鄢上书
27. 基于大数据支持的HIVCRF55_01B分子簇在MSM人群中的传播特征动力学特征及防控策略研究石小俊
28. 大数据驱动的乙肝感染人群肝癌全病程动态发病风险模型构建及一体化管理研究殷玥琪
29. 人工智能在病媒生物防制领域的前景探索和应用模式研究郑剑
30. 城市污水中新污染物液晶单体快速检测方法构建及赋存特征研究余娟
31. 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O4:KUT毒力增强分子机制研究董芬芬
32. 尿液LAM检测在HIV/AIDS人群结核病筛查中的阶梯式策略实施与效果分析研究金梦
33. 基于Delphi 法、FMEA 与 Borda 序值法的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冷链管理风险评估叶品凯
34. 校园健康管理模式下的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干预研究臧宇凡
35. 地笼使用对钉螺扩散的影响及防控策略研究朱国英
36. 基层政府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协同困境及其化解策略研究郭贞艳
37. 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降低肌少症患者跌倒风险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陈康康
38. 基于NGS技术检测HIV-1耐药突变在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何婷婷
39. HIV/AIDS患者结核潜伏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免疫标志物对预防治疗效果评价的探索研究蒋扬莹
40. 免费政策下老年流感疫苗接种的真实世界研究:保护效果与卫生经济学评价沈钰钢
41. 浙中丘陵地区蜱媒病原体多样性、地理区划与生物驱动因素研究龙智平
42. 基于医防融合背景下的艾滋病快速启动治疗与效果评价研究唐慧玲
43. 饮用水中多氯联苯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周华
44. 基于风险分层构建适用基层的老年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精准筛查模型并验证陈晓蕾
45. 基于16S rDNA扩增子测序分析黑木耳生产全链条 菌群多样性及潜在致病菌识别研究陈秀英
46. 浙西山区蜱虫及鼠类中大别班达病毒携带状况调查与遗传进化特征分析孔德军
47. 嵊泗县近海渔民中LTBI患病率和风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以及结核病筛查和预防治疗策略的成本效益评价王宏涛
48.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多病共检服务模式在医疗机构的探索及效果评估王雅婷
49. 外卖骑手WMSDs多层级解析与疾病负担量化:基于系统评价与现况调查方家阳
50. 基于新确证HIV患者队列的晚发现合并长期感染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研究孟其国
51. 基于症状特征的呼吸道病原识别与重症风险级联预测模型研究徐家豪
52. 基于CHART队列的HIV感染者新发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关联研究郭聪聪
53. 基于RT-RPA-CfAgo的呼吸道病毒核酸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余建
54. 基于One Health的重要蜱传疾病智能早期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关周
55. 鼠形动物携带病原体多样性及跨种传播风险研究罗明宇
56. 碘营养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联及脂质代谢物中介效应的队列研究顾思萌
57. 产气荚膜梭菌编码基因差异定位的CPE毒素致病机制研究于可艺
58. 基于疫苗素养评估探索提升浙江省成人疫苗接种率策略研究韩宗梅
59. 柯萨奇病毒A4的抗原表位分析和中和抗体保护机制研究靳卫平
60. AI辅助影像阅片技术在不同疫情背景下肺结核主动筛查的适宜阈值研究王伟
61. 浙江省中小学生常见病多病共管预警模型构建与分类管理研究赵栋
62. 浙江省耐大环内酯类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金家列
63. 浙江省钉螺线粒体遗传数据库构建与钉螺种群溯源研究俞丽玲
64. 浙江省儿童和青少年慢性疼痛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朱冰
65. 基于电化学富集的痕量放射性锶和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前处理技术研究王露旋
66. 基于“健康大脑”的感染性生物样本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系统研发与综合质量保障体系构建黄忱
67. 糖餐毒饵ATSB对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杀灭效果研究刘钦梅
68. 免疫程序调整后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对6岁儿童及小月龄婴儿保护效果研究朱瑶
69. 基于E1/E2的双靶点的基孔肯雅病毒抗原试剂盒的快速研发李建华
70. 浙江省EV-A71相关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其灭活疫苗真实世界保护效果研究孙琬琬
71. 基于医疗机构检测大数据的HIV筛查阳性脱失风险评估及追踪管理技术研究姚亚萍
72. 浙江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母婴阻断效果长期追踪研究沈灵智
73. 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背景下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创新实践与策略研究陈卫永
74. 浙江省医疗机构生物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李晔
75. 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在18–59岁人群中的保护效力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梁贞贞
76. 老年结核病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多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王飞
77. 基于VM-UNet多级感知的结核分枝杆菌智能镜检系统开发与多中心临床验证陈瑞麒
78. 四价肠道病毒灭活疫苗(Vero细胞)在6月龄-12岁儿童 及健康成人中的耐受性、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价: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的Ⅰ/Ⅱ期临床试验邢博
79. 新发蜱传巴贝虫病的区域流行特征与核酸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阮卫
80. 疾控数字档案自主可控安全共享体系研究江歆
81. 疾控体系重塑改革后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两类身份人员管理模式研究吴瑜燕
82. 学龄前儿童血清叶黄素水平与远视储备量的相关性研究顾昉
83. 生殖系统损伤早期标志物的挖掘:妊娠期双酚 B 暴露对子代雄性生精细胞的损伤效应及miRNA调控机制研究夏勇
84. B族维生素对新型全氟醚羧酸暴露与儿童血糖稳态关联的效应修饰作用研究王言
85. 基于社区人群大规模IGRA筛查的结核病潜伏感染者发病风险及精准干预研究祖之鹏
86. 浙江大众餐馆家常菜肴中核心营养素解构与营养价值评价张京顺
87. 千岛湖饮用水源碘同位素动态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居民健康风险评估张东霞
88. 基于多组学的全氟烷基聚醚羧酸化合物暴露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张昕涵
89. 基于反向遗传系统的人26型腺病毒疫苗载体研发徐婧含
90. 6岁儿童加强免疫百白破或白破疫苗免疫持久性及疫苗保护效果研究唐学雯
91. 基于混合方法的浙江省预期寿命损失研究:非故意伤害归因与防控政策优化赵鸣
92. E基因突变对新冠病毒调控宿主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孙晨番
93. 基于人工智能的预防接种“事前”安全风险预警技术研究王慎玉
94. 基于社区的戊型肝炎高风险人群疾病负担与综合干预研究陈奕娟
95. 浙江省食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跨宿主多态性及适应性研究占利
96. 基于肠道菌群-免疫细胞调节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病因学效应研究盘晶晶
97. 评价五组分百白破联合疫苗应用于6岁及以上人群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胡晓松
98. 浙江省初高中免费校园流感疫苗接种项目试点与效果评价胡昱
99. 创新型HIV全基因组液相杂交捕获测序技术的研发及其在变异解析中的应用张佳峰
100. 筛选衍生于CXCL4抗泛冠状病毒的多肽抑制剂裴志超
101. 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横向项目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研究及应用龚璞
102.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张福
103. 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评价及策略研究吴晓丽
104. 针对水环境中多种有机污染物拟靶向快速富集提取的新型微固相萃取体系的构建田春霞
105.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睡眠状况及多维影响因素的关联研究邢鸣鸾
106. 基于浙江省自然人群队列探讨青少年重金属暴露对体格发育的影响及甲状腺激素的中介作用研究成平
107. 基于助推理论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行为干预研究:一项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戚小华
108. 基于大型自然人群队列的女性主要生殖因素与重大慢性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王蒙
109. 氧化应激在职业人群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暴露与血糖稳态关联中的作用研究谭期友
110. tRNA甲基化酶ALKBH8通过调节白色脂肪米色化参与肥胖发生的机制研究闫素筠
111. 焊接作业人员复杂噪声暴露特征与认知损害的关联及代谢标志物研究周莉芳
112. 服用霍乱疫苗对社区人群排便习惯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高垲
113. 多模态真实世界数据驱动的 AI 建模:高血压前期及新发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何青芳
114. 儿童青少年膳食模式与青春发育时相的关联及干预策略研究韩丹
115. 金七门核电站运行前生活饮用水和食品中90Sr本底数据库构建及风险评估周磊
116. 基于自然人群队列的中老年人心肾代谢综合征共病模式研究陈向宇
117. 城市化进程中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流行趋势与影响路径:一项随访实证研究方雨葭
118. 肌少症及状态变化与轻度认知障碍发生风险的关联研究:基于前瞻性队列与孟德尔随机化周晓燕
119. 主要食品中PFECAs同系物污染谱分析、累积暴露风险及贡献率评估张荷香
120. 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学性眼损伤智能分级系统构建及临床验证戴元敏
121. 杭州地区头孢曲松耐药淋病奈瑟菌的流行及其耐药机制研究王选
122. 紫外活化过氧硫酸盐协同去除饮用水源中磺胺类耐药菌-基因复合污染的作用机制与调控研究孙倩
123. 太极拳调节肠-肌轴改善老年人肌少症预防意外跌倒的临床评价研究周惠婷
124. 新型RND型外排泵基因tmexCD-toprJ介导革兰阴性杆菌替加环素耐药的产生、传播与进化机制研究何方
125. 基于多重交叉位移扩增技术与纳米颗粒横向流动生物传感器技术(MCDA-LFB)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的建立蒋露晰
126. 溶血素编码基因hlyCABD操纵子在摩根摩根菌中的流行特征与传播机制研究陈家炜
127. 基于风险评估的医疗机构低空无人机标本运送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宋超
128.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肝癌介入治疗后继发感染的关系及预后评估邓敏
129. 环境中氮氧化物暴露和遗传风险交互作用对肿瘤发病风险影响的机制研究杨绍雪
130. 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智能助手适应性优化脓毒症感染病原菌快速诊断及监测体系的研究赵元菡
131. 基于肺-肠轴理论调控 TLR7/MAPK/NF-κB 通路防治流行性感冒的作用机制研究王婕琼
132. 基于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登革病毒及分型全自动一体化快速核酸检测系统张永乐
133. 基于电子病历数据的犬伤Ⅲ级暴露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规范处置流程杨峥
134. 儿童和青少年腰背痛的预测模型构建与预防策略研究徐卫星
135. 基于多模态超高频及高频皮肤超声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的麻风病皮损量化评估系统构建的应用研究王莉达
136. 雷公藤合剂治疗Ⅱ型麻风反应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朱玉婷
137. 基于病例风险分层的皮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精准预警与多维防控体系构建徐艳
138. 浙江省淋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多样性与头孢曲松耐药相关性研究黄佳
139. 弓形虫TgCPC1调控宿主巨噬细胞NF-κB参与免疫逃避的研究伍蜜蜜
140. 探究HEV在浙江省献血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邓文俊
141. 杭州市HBsAg-ELISA(+)/HBV-DNA(-)献血者HBV感染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及其残余风险评估王敏
142. 基于GenAI的体检项目推荐系统在省级单位年度体检中的设计与应用评估凌文娟
143. NICU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体系构建及智能化感染防控策略优化研究叶娟
144. 基于机器学习的腹部实体器官移植成人受者多重耐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何江娟
145.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医院重症监护室内病原体传播路径研究乔文博
146.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脊髓肿瘤术后CNSI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王朦朦
147. 浙江省耳念珠菌分子流行病学及体外持留机制研究张乐乐
148. 基于“MDRze评分”科技系统开展住院患者主动筛查—降低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风险杨盛谊
149. 重症躁动多模态行为监测-预警系统构建与临床效能评价研究黄晓霞
150. 环境绿化对男性生育能力的保护作用及空气污染物中介机制研究李景平
151. 基于大型前瞻性学生队列的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危险因素及动态轨迹研究俞竹
152. 基于全自动荧光PCR多重探针熔解曲线技术诊断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研究郭雅君
153. 基于功能磁共振的学龄儿童睡眠质量对神经认知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朱柳燕
154. 家庭-学校-社区联动预防儿童牙外伤的干预模式研究吴爽
155. 基于转录组学与代谢组学探究潜伏期与活动期肺结核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进展过程刘妍
156. 医防融合视域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监督员实训模式的创新构建与实践研究余旭霞
157. 基于UTAUT理论康复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构建王敏芳
158. 徐氏流感汤调控CCL20-Th17轴拮抗H1N1流感肺部炎症因子风暴的作用机制研究陈天玺
159. 基于临床危险因素-耐药表型-毒力基因谱三联标志的地区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克隆特征研究林少华
160. 基于深度学习的青少年抑郁症多模态早期预警系统构建与验证研究毋振华
161. 基于16S rRNA测序的耳鸣抑郁共病中肠道菌群-功能通路-临床表型网络关联及脑肠轴机制研究姚洁
162. 长期环境微塑料暴露对脑功能网络的影响及早期神经损伤标志物研究叶朦倩
163. 基于手足口病多病原核酸联合检测的精准诊疗策略刘琦
164. 肥胖的炎症异质性及其对远期不良健康结局的影响张旭慧
165. 基于信息框架效应的科普短视频对杭州市成年超重人群体重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郑子聪
166. 城市化梯度下白纹伊蚊抗药性演化的多重驱动机制研究金彬彬
167. 杭州外卖骑手主观幸福感与道路交通伤害风险关联性研究刘仕俊
168. 医疗机构复杂消毒体系中消毒副产物的表征水平与健康风险研究王慧敏
169. 杭州城市污水中多重耐药菌与耐药移动元件流行特征的研究俞骅
170. 过敏体质儿童疫苗接种后免疫原性特征及安全性风险的系统性研究谢启新
171. 景观-生态-社会联合作用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播的影响文艳苹
172. 肺结核共病抑郁症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研究程庆林
173. 基于磁珠免疫富集和RPA-CRISPR/Cas12a技术的百日咳鲍特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张学潮
174. 基于IMB理论与大语言模型的杭州市MSM人群猴痘防控策略研究霍亮亮
175. 鼻病毒致重症呼吸道感染的疾病负担演变、风险谱系及防控优化研究王婧
176. 气候变化背景下关键气象因素对食源性疾病的多层滞后效应与预警模型研究杨旭辉
177. 生食类与冷食类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及传播特性研究吴月
178. 后新冠时代季节性人冠状病毒的流行特征及分子进化研究周银燕
179. 地铁轨道交通系统颗粒物结合重金属累积吸入剂量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高鑫
180. 基于COM-B模型的社区老年人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的现状评估、风险预测与干预策略研究任艳军
181. 绿地暴露与身体活动的联合作用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研究赵丽娟
182. 食品中氯丙醇酯和多环芳烃类新型有机危害物复合污染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价何华丽
183. 数智时代背景下杭州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资源配置效率及提升路径研究谢董颖
184. 成年居民EAT-Lancet饮食和身体活动与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方柯红
185. 工作场所微塑料与典型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监测及健康风险研究施燕鹏
186. 生物质碳基磁性纳米材料的开发及其在苯乙烯内暴露剂量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谈思维
187. TNF基因甲基化扰动菌群平衡在石棉暴露合并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余珉
188. 基于双向队列的职业性噪声经HPA-炎症通路介导代谢综合症的人群研究和机制探讨徐青云
189. 维生素D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杨勇
190. 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降解工作场所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及其机理研究单晓月
191. pGlu-Apelin-13酰胺通过NRF2/HO-1/PPAR/NF-κB/TGF-β多靶点干预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机制研究周彩玲
192. 基于多模态听觉评估的职业噪声暴露人群认知障碍早期预警模型研究金琪
193. 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风险建模及精准防控策略探索研究姚英
194. 累积复杂模型视角下社区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共病患者治疗负担影响因素及潜在剖面分析施明明
195. 基于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监测预制菜中多聚磷酸盐过量添加风险戚荣平
196.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磷霉素耐药基因fosY流行特征及传播机制研究张俊雄
197. 老年人累积血压及血压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李静
198. 养老机构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犹豫现状、中介效应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郑永韬
199. 基于真实世界健康大数据的学校传染病智慧防控系统的预警敏感度与响应效能评估研究冯媛美
200. 基于医防融合背景下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干预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林燕
201. 极端气象背景下杭州市慢性病死亡的时空分布与高风险人群研究曹婉婷
202. 南苕溪青山湖流域水体中多环芳烃(PAHs)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芮鸿飞
203. 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抗体谱动态变化与诊断试剂性能的相关性研究及qPCR检测方法的开发裘新民
204. 基于干血斑-HPLC-MS/MS技术的抗结核药物TDM检测体系开发与临床转化应用研究邬冲洋
205. 基于倡导促动理论的慢乙肝共病患者主动健康管理指数构建及干预模式实证研究李儿
206. 基于IsdB血红素结合与Fbl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揭示路邓葡萄球菌致严重临床感染的分子机制李素娟
207. 散发性腹泻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性解析陈琦
208. 儿童青少年近视与脊柱侧弯的共患特征及多病共防策略研究官文清
209. 基于沿海城市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源监测数据的病原-环境-宿主交互作用及预测模型研究竺晓霞
210. 宁波市野鼠及其体表寄生蜱种群动态及蜱媒病原传播风险研究何昕
211. AI驱动的乙型肝炎“筛防治管”医防协同实践王建美
212. 夜间灯光和体力活动对痴呆发病影响的前瞻性研究朱章航
213. 基于膳食模式与疾病监测融合的东部沿海地区食品安全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体系研究丁克琴
214. 基于机器学习的居民健康素养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研究陶臻博
215. 城市水系统中嗜肺军团菌耐药-毒力协同进化机制及环境驱动因子研究叶硕
216.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HIV感染者衰弱与Framingham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褚堃
217. 基于多组学整合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进化与传播动力学系统研究周寒鹏
218. 真实世界下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对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潜伏感染人群的预防性治疗效果研究陈同
219. Cu-MOF固定化酶复合晶体的制备及在生物样本甲酸测定中的应用陈芝吉
220. 宁波市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制对策研究童思未
221. 甲状腺异常人群BP型紫外吸收剂双源暴露归因、碘交互作用与风险分级研究王昕怡
222. 体重管理视角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气温驱动风险研究吴康军
223. 基于肿瘤智慧健康管理平台的肺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早期精准筛查应用研究朱盼
224.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家医数字人智能体重管理全流程干预模式及区域应用研究杨晨迎
225. 多源数据融合下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风险预警模型及分级管理体系的构建孙庆庆
226. ICU感染性伤害的MRSA噬菌体及溶菌酶资源开发研究戎建宁
227. 噬菌体-聚多巴胺水凝胶微球靶向递送α-生育酚对噪声性听力损失防治的应用研究左继洋
228. 基于人工智能与TK1动态监测的慢乙肝肝癌风险预警及智能化管理研究王雅琴
229. 基于硼酸修饰及AIE分子嵌入MOFs和适配体双重识别在脑脊液中细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蒋成杰
230. 孕期全氟化合物暴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冯佳婷
231. 基于质谱MALDI-TOF磁珠富集技术探讨急危重症患者痰液中细菌快速识别樊恒
232.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研究沿海地区不同遗传背景非 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性差异王姗姗
233. 自然、经济因素对腹泻发病率影响规律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以浙江省某市为例陈琴
234. 微塑料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质量及ART助孕结局的影响研究黄象琼
235. 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取消后宁波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张丽亚
236. 基于携带者筛查的单基因遗传病防控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吴悠
237. 基于人源噬菌体的副溶血弧菌感染控制产品研发及在类器官模型中的安全性验证曾秀秀
238. 医疗机构关于应用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优化方案高柳莺
239. “家校社”协同模式下营养健康知识对学龄儿童体重管理的作用与效果评估夏子淇
240. 沿海地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机制及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测预警研究蔡圆圆
241. 浙东南沿海地区干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污染调查研究与溯源分析郑三燕
242. 基于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数据的流感疫苗犹豫趋势及其原因分析高豪俊
243. 母乳中新烟碱类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检测方法研究和健康风险评估林洁
244. 基于IC-ICP-MS联用技术水中草甘膦、草铵膦等强极性毒物的检测技术研发及应用夏坪
245. CD71标记NK细胞铁死亡在慢性HIV免疫衰竭中的动态评估及临床预警模型构建胡型忠
246. 健康焦虑驱动下潜伏性结核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意愿与依从性的预测与干预研究林晓庆
247.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淋病奈瑟菌头孢曲松耐药机制及基因组进化特征研究胡明鹏
248. 基于密切接触人群队列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及预防性治疗效果研究任飞林
249. 基于代谢组学探索维生素D对老年人群血脂异常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刘光涛
250. 基于机器学习和代谢组学的活动性肺结核风险预测与分级研究杨中荣
251. 淡水养殖环节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及基因组特征研究张鹏
252. 基于3C模型的非免疫规划疫苗犹豫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田知理
253. 基于大数据平台开展健康行为干预应用研究可行性报告程思真
254. 基于类脑人工智能胸片筛查技术联合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社区肺结核病例主动发现的适用性评估童涌
255. 基于舌拭子的结核分子诊断方法临床评价研究宋群
256. 肺结核患者中OBI流行状况及病毒分子特征研究钱福初
257. 依托“2030重大慢病专项”成果下的高血压人群伤害风险智能预警与分级干预体系构建研究王文娟
258.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微环境污染物暴露特征、代谢扰动及健康风险防控研究高攀
259.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模式下“数智家医” 对结核病防制效果的研究张奕
260. 基于“环境-食品-人体”暴露路径的PFOA/PFOS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朱泽
261. 浙江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保险补偿机制运行效能评价嘉兴实证研究唐娴
262. 基于决策树-Markov模型的60岁以上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甘正凯
263. 浙江省电子预防接种证在儿童预防接种智慧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左萌萌
264. 血管置管相关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流行特征及mecA基因介导头孢比罗耐药的机制研究顾超
265. 基于综合赋权改进FMEA法对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估模型与防控对策研究张在宏
266. 基于脆弱性评价构建公立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防控策略研究周浩月
267.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医院污水中多重耐药菌及耐药基因检测与预警价值研究李小四
268. 环境暴露背景下孕期生物标志物(F/B比值、血清丁酸)对子代神经发育障碍风险的预警及干预研究唐萍
269. 基于临床预测与环境干预双路径的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综合防控策略研究金惠明
270. 术后院内感染常见耐药细菌的多重PCR快速鉴定及溯源张能华
271. 初中生厌学评估-预警-干预-返校体系四方协同机制 实践与推广应用林勇
272. 基于MNP技术对城市污水肠道病原谱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蒋卓婧
273. 老龄化背景下高龄老人失能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评价研究黄文
274. 基于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不同接种覆盖率下老年人流感疫苗保护效果评价及方法研究施敏
275. 基于TPB-LPA联合模型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停滞原因分型研究及精准干预策略构建徐来潮
276. 基于冷鲜鱼肉储存中的生物胺含量变化在构建新鲜度预测模型中的应用研究袁玉妮
277. 基于MOFs@MIPs材料的绍兴水源水中新污染物(OPEs)动态监测与风险模型的构建高源
278. 污水中新型可移动RND外排泵在食源性致病菌中的传播特性茅国峰
279. 疾控监督员试点推动医院清洗消毒灭菌效能提升的实证研究蒋景华
280. 产金属酶NDM-1碳青霉烯耐药不动杆菌属质粒特征与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田崇梅
281. 基于生态瞬时评估(EMA)动态监测青少年抑郁伴NSSI社区三级预防与干预模式研究许冬琴
282. 职业暴露对工作者肺部健康的影响及胸部CT优化监测研究戚洪阳
283. 基于地区性医院污水中利奈唑胺耐药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研究可行性报告徐儿
284.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检测肺外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基因的研究沈男男
285. 基于AI人工智能的口腔印模消毒机器人及数字化智能追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的研究张平
286. 产KPC-33铜绿假单胞菌流行传播机制及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王佳庆
287. 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一项真实世界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李祥宇
288. 基于纳米孔靶向测序与代谢组学联用的县域肺结核精准诊疗体系构建及耐药预测模型研究叶佳园
289. 基于Joinpoint模型艾滋病疫情趋势分析及防控策略研究程珺霞
290. 基于Maxent模型的金华地区长角血蜱适生区预测研究李佳成
291. 内陆城市流通海产异尖线虫污染现状、消费风险与预警指标研究——以金华地区为例庞志峰
292. 基于疾控监督员制度的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与感染控制效果研究孙美姣
293. 浙中丘陵盆地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特征及遗传进化研究刘智通
294. 胸片主动筛查对兰溪市老年肺结核患者全流程个体获益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冯亚玲
295. 基于摄食行为的非目视情况下的老鼠种类鉴定及应用研究侯晓锋
296. 义乌市输入性蚊媒传染病患者就医延迟影响因素分析及经济负担研究何佳晋
297. 基于F蛋白构象调控的空气污染物暴露与hMPV感染风险的流行病学关联研究及疫苗优化启示周莉
298. 基于跨表型与跨组织整合分析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及其亚型遗传异同机制研究万斌斌
299. 金华地区鼠伤寒单相1,4,[5],12i-血清型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耐药基因传播机制研究施竞超
300. 金华地区未及时和未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倪晓伟
301. 浙赣毗邻地区(某市)联防联控机制下的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与防控对策研究李冰
302. 常山县居家适老化改造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评价研究宋昀
303. 环境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酸盐替代品6:2氯代多氟醚磺酸人体暴露特征与驱动高血压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王晨晨
304. 基于多模态AI融合技术的结核病海岛社区主动发现与拦截式防控体系研究吴铭宇
305. 5岁以下儿童肺炎球菌疫苗真实世界保护效果评价俞梦璐
306. 舟山海岛气象因素对蚊密度分布特征的影响及病原谱的研究许健豪
307. 靶向多胺1,3-DAP调控鲍曼不动杆菌群体感应作用机制研究吴昺
308. 硫化氢暴露诱导肺损伤的铁死亡机制及虾青素多靶点干预研究沈岳传
309. 男性HIV感染者HPV共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技术研究谢亚莉
310. 40岁及以上人群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流行现状及预测模型研究黄依璐
311. 台州市食品中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污染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研究陈喜凯
312. 基于多模态数据机器学习的帕金森病合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王成龙
313.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综合性医院公共卫生事件主动防控与韧性体系优化研究唐富琴
314. 在HIV/Mtb共感染患者中应用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肺结核的传播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杨亦德
315. 环境暴露联合基因遗传变异与神经母细胞瘤发病机制研究张婷
316. 乙肝病毒HBx利用泛素化系统降解ST7上调PDK1诱导肝癌线粒体自噬的机制研究潘柯传
317. 基于级联宽度学习的活动性肺结核多模态CT智能诊断研究李鑫
318. 基于多源数据与时空分析的糖尿病患者脑卒中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夏永玲
319. 探索艾滋病时空扩散模式与分子传播网络的耦合机制及风险识别方泉
320. “禽鸟—环境—人群”鹦鹉热衣原体多维度监测网络的构建与应用叶夏良
321. 浙西南小型啮齿动物感染多种病原体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潘孝猛
322. 浙西南山区合作型市域职业卫生共同体建设模式研究李晔
323. 健康生活方式对老年人群死亡风险与预期寿命及其潜在炎症机制研究徐岚静
324. 缙云县中小学生饮食和行为习惯干预与超重肥胖改善的关联研究牛慧侠
325. 景宁县HIV分子传播网络构建与精准防控策略应用研究柳金涛
326.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开发蛇伤实时监控系统及应急策略研究兰频
327. 多源异构数据驱动的流感预警监测平台构建和应用研究李杰
328. 浙西南狂犬病暴露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策略赖林杰
329. 意外伤害事件的时空规律解析及多元数据融合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谷元亮
330. 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铁载体系统的分子流行规律及传播机制研究吴伟平
331. 浙西南山区肺结核发病的时空流行病学研究蒋俊莉
332. 医防融合下肺结核治愈患者复发风险预警与基层随访路径构建研究丰银平
333. 无陪护病房管理模式和多元化营养干预对降低长期住院失能老年患者MDRO感染的效果研究徐玲梅
下一篇: 2026年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科技计划拟立项项目名单
上一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