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医疗资讯 /

成都基层医疗机构转型长护险服务:守护失能老人,温暖千万家

2025-08-23


  贴心上门,破解偏远地区照护难题

  在成都崇州市壁山村,王阿姨家的老母亲因年事已高而行动不便。如今,每周都有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如约而至,不仅为老人精心做检查、更换尿管,还耐心地手把手教王阿姨如何给老人翻身、拍背以预防褥疮的发生。王阿姨感慨万分:“过去总以为住在偏僻之地,子女又不在身边,遇到困难只能独自承受。现在有了这些专业的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感觉就像有了坚实的依靠,真是帮了大忙!”自白头镇卫生院被确立为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以来,像王阿姨这样的家庭切实体会到了长护服务带来的便捷与温情,看着老人身体状况日渐好转,她的心中充满了踏实与欣慰。

  医养融合,激活基层机构发展动能

  崇州市白头镇卫生院负责人指出,在开展家庭医生上门巡访工作时发现,城乡地区的失能人员对专业照护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这些区域的养老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水平相对滞后,面临照护资金匮乏、服务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此,该卫生院积极进行医养结合转型,成功成为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后,实现了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无独有偶,都江堰市沿江卫生院也曾因撤乡并镇导致服务能力闲置、发展受阻。但在成为长护险定点机构后,凭借其专业的医护团队和政策扶持,迅速成为周边失能家庭的首选之地,入住率从之前的40%大幅提升至如今的70%,有效缓解了当地失能人员的照护压力。

  政策护航,构建多元长效服务体系

  2024年以来,成都市医保局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身长期护理服务领域。通过“课题研究+政策引导”的双重举措,针对各机构在基础设施、护理队伍及业务用房等方面的实际差异,实施分类指导策略,鼓励其参与长护险入住服务、居家上门服务或申请成为失能等级定点评估机构。同时,联合民政、卫健等部门完善配套政策、优化审批流程,为基层医疗机构参与长护服务营造良好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长护险服务体系,累计为6000余名失能人员提供了涵盖居家上门照料、机构专业护理、家属护理培训等全方位的多样化服务。成都市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老年人对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术优势,完全有能力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高质量、易获取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