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1
领域一、中医“治未病”干预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聚焦超重、睡眠障碍、负面情绪3类亚健康状态人群,研究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状态的特色技术及其对健康状态调整的效果,研发中医药适宜干预技术,优化和创新中医药干预技术产品,并对干预效果及其安全性、卫生经济学等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评价研究。
考核指标:选择1种亚健康状态,完成1-2种特色技术临床研究;形成1-2种中医药干预技术、有效方案的操作规范与相关干预产品;形成符合中医干预特点的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领域二、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治疗方案优化及评价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白血病、淋巴瘤、结直肠癌、卵巢癌、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脑卒中、急性胰腺炎、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肌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短肠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孤独症谱系障碍、视网膜静脉阻塞重大疑难疾病,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导向,总结疑难疾病“病证结合”证治规律,制定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防治方案;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获得高级别临床证据;研制相关特色制剂或产品。
考核指标:围绕1种重大疑难疾病,制定中医或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1个;形成行业认可的临床防治标准、规范、指南或共识1部;针对1个中药复方,完成中药新药临床前研究或院内制剂临床研究。
领域三:中医优势病种新治法、新方案的探索性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结直肠腺瘤、非酒精性脂肪肝、骨折延迟愈合、神经病理性疼痛、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非乳期乳腺炎、子宫内膜炎、卵巢功能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抑郁症、痛风、特发性皮炎、紫癜性肾炎、口腔粘膜病、耳聋耳鸣、女性内分泌疾病中医优势病种,系统汇聚相关疾病或病证古今文献和临床病例,为临床诊治提供支持;以中医药诊治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选择有潜在疗效优势的新治法、新方药、新技术,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形成高质量、国际公认的临床证据;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其作用机理。
考核指标:围绕1种中医优势病种,完成相关病种新治法、新方药或新技术的临床研究,优化或形成疗效明确、安全的具有中医优势特色的诊疗方案1个;在项目实施基础上形成行业认可的临床防治标准、规范、指南或共识1部,并在5家以上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领域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和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中医药具有特色优势的重大高发疾病,选择组方合理、治疗病症明确、作用机制相对清楚、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经典名方、名老中医经验方或协定处方,开展制剂成型、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等研究;开展临床研究或人用经验的数据收集、病案资料整理。
考核指标:获批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1-2个。
领域五:中医药特色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中医诊疗方法规范化、智能化的迫切需求,重点选择传统中医经典诊疗方法,结合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研究中医诊疗方法的量化表征,构建中医诊疗方案知识图谱;通过智能传感器及大数据智能算法处理技术,实现传统中医诊疗方法的数字化呈现,智能化实现,研发中医特色设备;基于中医特色设备,建立临床应用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方案。
考核指标:建立中医诊疗方案知识图谱1套以上;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或研发相关领域诊疗装备1套。
领域六、中医辨证论治人工智能诊疗系统研发
研究内容:围绕中医优势病种,系统采集中医四诊、生化指标、影像学资料等多维度数据,构建多模态数据库;基于知识图谱与强化学习技术,研发中医优势病种辨证论治智能诊疗辅助决策模型,形成中医辨证、个性化方案推荐及疗效预测于一体的人工智能诊疗系统; 开展真实世界研究,验证模型准确性与临床价值。
考核指标:选择1个中医优势病种,形成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产品1个;开发中医辨证论治人工智能助手1个,并在5家以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